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态势

摘 要

摘要:论述了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环境,指出天然气因具有独特的优势将在未来城市燃气构成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通过分析天然气市场供需状况,认为我国天然气当前供应紧张的局面

摘要:论述了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环境,指出天然气因具有独特的优势将在未来城市燃气构成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通过分析天然气市场供需状况,认为我国天然气当前供应紧张的局面呈蔓延趋势,从全年性和季节性供应紧张两个方面指出了原因、给出了应对措施。展望了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前景,对我国天然气的需求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满足供应缺口的措施。分析预测了未来我国天然气供给市场的来源构成。
关键词:天然气行业;市场;供需;发展态势;预测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Natural Gas Industry in China
XUE Kaixi,HU Yanxiang,PAN Guisheng,SHI Yilei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natural gas industry in China is elaborat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natural gas will account for a growing propor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of citv gas in the future due to its umque advantages.Through analyzing the supply and demand status of natural gas market,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hinese natural gas supply shortage situation shows a tendency of spread.The causes tor the both annual and seasonal supply shortage are pointed out,an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gas industry is prospected,the Chinese narural gas demand is predicted,and the measures to meet the supply gap are proposed.The source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natural gas supply market is analyzed and forecasted.
Key wordsnatural gas industry;market;supply and demand;development situation;forecasting
1 概述
燃气能源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1]。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小型化趋势和管道燃气使用率的提升是城市燃气行业持续成长的动力[2~3]。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天然气用气人口基数随之扩大。同时,中国家庭正在加速小型化,家庭数量的增长将导致城市燃气接驳业务需求量的增加和人均燃气消费量的增加。另外,目前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例还相当低,按《BP世界能源统计》数据,中国2009年该比例约为3.6%,而同期世界均值约为23.7%。因此,天然气行业整体上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其发展前景广阔。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燃气行业发展迅速,人工煤气、LPG、天然气三种气源并存是中国城市燃气的主要特点[4]。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2005年以来,天然气和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作为民用燃料使用的比例有了较大幅度增加。目前,城市管道天然气的推广使用已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颁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确保天然气优先用于城市燃气的原则已经明确。政策的扶持加上其自身的特殊优势,天然气将逐步对原有的人工煤气和LPG形成替代,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稳步提升[4]。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及天然气相关行业协会公布的经济数据,论述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态势,以期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资料(以下数据不包含港澳台地区)。
2 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1 我国天然气行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巨大需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这为天然气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天然气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在持续增长,2005—2009年,该比例分别为0.28%、0.32%、0.34%、0.44%和0.47%。由此可见,天然气行业整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
2.2 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环境
   ① 市场环境
   2009年,我国GDP总量达335353×10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2008年回落0.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2%,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7%。虽然2009年我国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由于天然气行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需求刚性,加之国家出台经济刺激政策,使得该行业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就目前来看,天然气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图1为2005—2009年我国天然气行业资产及负债变化趋势。由图1可知,现阶段该行业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下,其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我国天然气行业总资产达到2 557×10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07%,利润首次超过100×108元,达到138×10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03%。图2为2005—2009年我国天然气行业产销率变化趋势。由图2可知,2005年以来,我国天然气行业的产销率(当年销售量与产量的比值)一直大于1,各年度销售量总水平超过了当年产品生产总量的水平,也就是说行业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但随着天然气供应量的逐年增加和燃气输送管网的不断扩大,上述趋势有所缓解,产销率也从2005年的128.40%降至2009年的103.05%。
 

    ② 政策环境
    为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优化天然气使用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订了《天然气利用政策》,该政策于2007年8月30日发布并生效实施。这项政策规定,我国天然气利用由国家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天然气产地的合理需求;坚持区别对待,确保天然气优先用于城市燃气,促进天然气科学利用、有序发展;坚持节约优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该政策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竖起供应方和非理性消费方之间的一道无形“屏障”,从而可以遏制天然气市场上的不合理需求,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达到“好钢用在刀刃上”及规范市场需求秩序的目的。对供应方来说,天然气利用政策有利于暂时延缓不合理市场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供应压力,可以为统筹资源、优化市场赢得时间;对消费者来说,一个理性的天然气市场更有利于它的长久、稳定、足量使用。按照天然气利用政策,天然气利用将向城市气化、以气代油等方向发展。天然气使用结构将随着天然气利用政策的推行而不断趋于优化。
3 天然气市场供需分析
3.1 天然气供需总体状况
   ① 供给总量概况
   200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830×108m3。其中,产量居前5位的省(区)是新疆、四川、陕西、广东、青海,分别为245×108、191×108、190×108、58×108、44×108m3/a,其合计产量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87.59%。
    从各年度产量的增长速度来看,200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增长7.71%。其中,吉林、陕西、河北、湖北、黑龙江等省的增长率分别为131.94%、31.80%、24.37%、20.14%、10.85%。表1是2004—200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及增长率统计,该表显示我国天然气产量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虽然2008年的增长率比前几年有所降低,但与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相比,依然维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
表1 2004—200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及增长率统计
年份
当年产量/m3
增长率/%
2004
408×108
18.46
2005
500×108
21.88
2006
586×108
19.24
2007
693×108
18.37
2008
761×108
9.80
2009
830×108
9.06
   ② 需求总量概况
   需求总量的情况可以通过销量及销售收入来反映。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带动了天然气消费量的猛增,并逐年上升,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5%。2009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约为875×108m3,比上年增长12.47%。销售收入方面,2009年,我国天然气行业完成销售收入1620×108元,虽然增长率比2008年下降了16.86%,但收入总量仍有大幅度提高。表2为2005—2009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及销售收入统计。
表2 2005—2009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及销售收入统计
年份
消费量/m
消费量增长率/%
销售收入/元
销售收人增长率/%
2005
457×108
17.52
657×108
23.52
2006
556×108
21.66
820×108
25.26
2007
673×108
21.04
972×108
27.09
2008
778×108
15.60
1320×108
33.29
2009
875×108
12.47
1620×108
16.43
3.2 天然气供应紧张的蔓延趋势及特点
    截至2009年,中国六大产气区天然气已全面实现了外输,天然气消费分布也逐渐由油气田周边向中东部转移[7]。尤其是随着西气东输、陕京二线、忠武线的建成投产,新的市场区域快速扩展。长江三角洲、两湖地区以及干线沿线省区,掀起了气化高潮,不断有新的气化城市加入。目前,中国天然气消费市场已扩展到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天然气年消费量超过10×108m3/a的省(区、市)达到15个。
    随着天然气市场的不断扩展,天然气供应紧张的情况也由局部向全国蔓延,2009年全国大范围出现的“气荒”已经发出了这一信号。进入2010年后,尽管北京等城市的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但全年性和季节性供应紧张的特点同时存在,因此,市场开发和用户发展需进一步优化调控。
3.3 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原因分析
    ① 出现全年性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
    a. 西气东输等管道投入运营拉动天然气需求大幅增长。自2003年始,随着西气东输管道的投入运营,政府为了推动天然气的利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下游天然气利用项目的开发。在供应的驱动和政策的鼓励下,各地先后建设了许多天然气利用项目。2006年、2007年是这些天然气利用项目建成或投产的高峰期,因此造成了2007年以后天然气需求量极大增加。
    b. 价格因素导致用气需求增加。2003年以来,尽管国际油价以及国内能源价格普遍上涨,国内天然气价格却比较稳定且比国际市场价格明显偏低。以燃油为燃料的一些工业用户,因不堪承受高油价产生的高成本,转而实施以气代油,导致天然气需求增加。
    c. 一些新的天然气工业项目盲目上马。一些城市在气源未落实的情况下,急于实施煤改气,并不断新上天然气利用项目,造成天然气需求远大于供给。
    ② 出现季节性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
    由于天然气用气存在不均匀性,用气需求有一定的波动,冬、夏峰谷明显,由此供需会出现不均衡。如果在资源供应能力和调峰措施上不能加以配套,那么就会发生季节性供应紧张[8~10]。2004年冬至2005年春发生的北京市天然气困局即是季节性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典型表现。对于季节性供应紧张问题不必过于担心,天然气用气不均匀性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认真面对,解决好调峰问题,就能避免发生供应紧张局面。
    20世纪70年代,美国也曾由于一直实行低气价政策,导致天然气消费量持续上升,天然气产量增长不能满足需求增长,造成一些地区天然气严重短缺,一些学校甚至因冬季无天然气供暖而停课。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限制发电等用气大户的用气量。在美国,天然气用户用气同样也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美国解决调峰问题的措施比较灵活多样:建设地下储气库调峰、建设LNG设施进行调峰、发展双燃料用户调峰、应用价格杠杆进行调控等[11]。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4 天然气行业发展前景及预测
4.1 天然气行业发展前景
    根据国家能源领域相关政策,我国将以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为契机,统筹考虑东中西部、海上和陆上天然气资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进一步完善我国天然气管网发展规划,加快干线管道、储气库、压气站和相关支线的建设,构建覆盖全国的五横两纵天然气基干管网,逐步形成西气东输、北气南下、就近外供、海气登陆的供气格局,形成以轮南至上海、长庆至北京为主干线的西气东输、陕京线和陕京二线,以及川渝、京津冀鲁晋、长江三角洲、西北、两湖地区为主的地区性天然气管网,实现全国天然气资源多元化、供应网络化和市场规模化。
    当前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天然气在能源总需求构成中的比例已达到8%,预计2020年达到10%。从这一点看,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空间显而易见。天然气具有热值高、成本低、污染小等优点,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明显优于人工煤气。我国政府也积极鼓励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天然气输配气干线和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4.2 我国天然气需求预测及对策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于2010年11月17日在北京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10》,明确提出“中国可能带领全球进入天然气的黄金时代。2009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因经济的不景气而下降,从2010年开始才逐步恢复增长,而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在过去的5年中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均超过6%,在需求数量上增长更大,预计到2035年占全球增长需求的1/5以上”。
    现阶段,在国家能源利用政策导向的驱动下,我国天然气需求的实际增长速度可能比IEA的预测还要快,预计需求量在未来5年的平均增速会达到8%,2015年需求量将达到1600×108m3/a。与之相对应的我国国内生产可以提供的天然气只有1200×108m3/a。笔者认为,如此巨大的供应缺口只有通过多元化途径才可能解决,具体如下。
    ① 国内气源开发和国外引进并举
    从供给安全和风险的角度看,似乎应以国内气源为主,但目前国内已知的天然气的储量和产量都还不能满足国内急剧增长的需求,一定要认真执行“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的方针,在成本和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大力引进天然气。而且,即使我们有了相当数量的国内资源,从国家长期能源安全考虑,鉴于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应首先尽量多引进国外资源,而保留一定的国内备用资源,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② 国内要大力勘探和开发非常规天然气
    在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同时也要大力开发非常规的煤层气[12~13]、生物质能[14~15]、沼气等,通过多种气源齐头并进的方式加大供应量。尤其是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力度要进一步增大,此举有利于增加供应和环保,也有利于减少煤矿事故。另外,煤层气的储量巨大,如果政策对路、技术措施得法,其产量将来可能对国民经济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③ 坚持管道气和LNG并重引进天然气
    引进管道天然气具有量大、连续供应、覆盖面广等特点,但管道气的取得与国际政治气候有密切关系,其政治风险远大于引进LNG的风险,市场消化难度亦大,而且管道一旦建好,气源几乎是难以变更的[16]。LNG的引进,虽然量小,对港口条件要求苛刻,但是其市场开发难度小,布局分散,气源取得的灵活性远大于管道气,通过商业性运作后,其政治风险比管道气小。从分散风险和广开气源的角度看,引进天然气应该两者并重。
    ④ 应坚持全方位多方向供应的方针
    我国东临大海,沿海各省市的LNG已有引进规划,会逐步形成均匀分布的格局,有利于分散风险。我国内陆各地引进天然气将主要靠周边国家陆上管道。按照到消费地的距离,以俄罗斯萨哈林至黑龙江哈尔滨的管道和缅甸至云南昆明的管道为最近(都不到1000km),即使维持商品气在100×108m3/a,不再增加输送规模的前提下仍有经济性;而从东西伯利亚科维克京到哈尔滨的距离为3000km,还需延伸逾1000km后才能到达华北,这种情况下气量足够大才有竞争力;同理,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经纳斯达板到新疆鄯善,从中亚三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经阿拉山口汇合到西气东输系统的天然气,不计气源地到汇合点的距离,仅从汇合点到消费地还有4000km,气量和供应距离、价格的整合将是市场开发和决策的难题。但从气源多元化、管道供气多方向来看,只要商务条件合适,对周边国家的天然气,我们应逐一视市场发展而接纳。从长远来看,我们甚至应准备接通伊朗经巴基斯坦,沿喀喇昆仑公路到新疆的输气管道,以便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⑤ 国内天然气输送方式应多元化
    国内天然气,特别是煤层气,分布很广,有些小型气田和一些煤层气区,产出的天然气就地消化不了,管输外运又不经济,这时将其液化外输,采取卫星站供气的方式就可能是较好的出路。采用CNG外运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方式。
    总之,坚持多元化、多种气源、多方向供气和多种输送方式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调动各方积极性,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才能使未来我国天然气供需基本平衡。
4.3 我国天然气气源构成预测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我国将会形成一个有7种不同来源的、多元化的天然气市场。
   ① 西部大气田
   西部大气田集中在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等几大盆地。按照规划,2014年西气东输三线全线贯穿通气。届时西气东输三线将与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陕京一线和二线、川气东送线等主干管道联网,一个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天然气主干管网将形成。
   ② 中、小气田
   我国的天然气资源特点是丰度低、分散、规模较小,众多中、小气田由于总储量不多,建设管网与天然气干线管网联结并不经济。但是,通过小范围的局部管网就近消费或液化后槽车运输也可满足部分消费需求。
   ③ 煤层气
   煤层气在我国约有300000×108m3的储量,将是我国很重要的甲烷供给来源。除了大型资源以外,煤层气的开发要么是管网连接到附近的用户,要么就地液化,槽车运输。目前某外资公司正在贵州开发的煤层气田,就拟采用液化的方式进入陆上的LNG市场。
    ④ 海气
    我国东海和南海发现的天然气田,离大陆较近的可通过管道输送到陆上,例如平湖至上海;较远的可采用海上浮式液化船,在井口海面液化以后,船运到接收终端。
   ⑤ 进口的管输气
   目前我国已与俄罗斯签署协议,通过建设东西各一条输运线的方式进口天然气,输运线建成后总进口量可达到(600~800)×108m3/a;另外,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预计获得的管输气总进口量可达到700×108m3/a
   ⑥ 进口LNG项目
   美国近年依托页岩气的超速发展改变了其天然气供销和进口状况,使得这一全球天然气最大进口国逐步走向基本自给,并改变了天然气世界贸易的格局,由此导致过剩的LNG以灵活的现货贸易形式挤占了管输气出口的部分市场。面对着庞大的待开发储量和特大、大型气田以及已投产和已着手建设的大批LNG工程,国际市场上供略大于求的态势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为我国获得稳定的LNG供应并顺利地接收和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⑦ 生物质气
   我国广大农村通过秸秆和排泄物所形成的生物发酵沼气,未来10年内在广大农村发展起来,量也相当可观,有人估计可达260×108m3/a。这种气源虽然比较分散,但就地消费的效益非常可观。
5 结语
    中国燃气事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的大发展,已形成比较大的规模,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随着国家出台扩大内需政策而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也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从宏观环境来看,目前正值中国天然气行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依据国家统计局和天然气行业相关协会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资料,在定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对未来天然气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若干应对策略,可为天然气企业的管理者、有意投资天然气行业的投资者或其他金融机构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洞察先机,根据行业环境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颜江,梁卫东.北京市LPG行业发展与政策性因素分析[J].煤气与热力,2009,29(11):B27-B33.
[2] 罗东晓.广州市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J].煤气与热力,2009,29(4):B55-B60.
[3] 刘法宪,贾朝蓉.论实施节约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20(2):9-11.
[4] 闫亮.我国天然气发展进入快车道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2(13):21-25.
[5] 高安荣,田楠.世界液化天然气的发展趋势[J].中外能源,2009,14(3):1-5.
[6] 周跃忠,李婷.天然气消费需求影响因素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15(10):187-188.
[7] 刘鑫.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城市天然气需求量中长期预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9:51-52.
[8] 刘军,刘薇.城市燃气调峰与储存问题的分析[J].煤气与热力,2002,22(1):39-42.
[9] 梅敦勇,徐展鹤.珠海市天然气利用工程气源方案的完善[J].煤气与热力,2007,27(9):34-36.
[10] 赵原伟,杨光.LNG加压气化调峰站运行实践的研究[J].煤气与热力,2009,29(12):B08-B13.
[11] 卢垠,杜永强,骆福全.分布式气源可行性的探讨[J].煤气与热力,2008,28(9):B18-B23.
[12] 徐锋,吴强,张保勇.基于水合物技术的煤层气储运研究[J].煤气与热力,2008,28(6):B39-B44.
[13] 王许涛,赵兴涛,张百良平顶山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模式探讨[J].煤气与热力,2007,27(9):56-59.
[14] 岳华,岳晓枉,王磊磊,等.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互补供暖系统[J].煤气与热力,2009,29(11):A15-A18.
[15] 米铁,唐汝江,陈汉平,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及研究进展[J].煤气与热力,2004,24(12):702-706.
[16] 袁树明,赖建波,刘国莉,等.进口LNG与国内管道天然气互换性的判定[J].煤气与热力,2010,30(6):B30-B32.
 
(本文作者:薛凯喜1、2 胡艳香2 潘贵生3 石一磊1,3 1.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 400045;2.东华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江西南昌 300099;3.重庆翼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