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敏"砂岩储层的酸化适用性探讨

摘 要

酸化压裂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气区部分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改造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该工艺在酸敏储层的适用性存在争议。

   酸化压裂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气区部分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改造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该工艺在酸敏储层的适用性存在争议。酸敏评价实验标准中所用酸液类型及浓度并不是针对具体储层特征的最佳优化结果,因此该类实验得出的敏感性结论并不能作为储层是否可采用酸化处理的依据。为此,开展了酸液岩心流动评价实验,通过研究储层的损害类型和分析储层中矿物含量,进而优化出了酸化工作液体系,形成了以有机酸为主的酸液体系。岩心实验结果表明,该酸化工作液对酸敏砂岩储层进行酸化是适用的,可有效地提高酸化效果。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庆气区  酸敏  砂岩储集层  酸化  评价  实验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气区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区块的物性变差、采用常规加砂压裂工艺又使单井产量偏低的状况,通过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形成了一些新的工艺,提高了单井产量。其中利用酸化和加砂压裂技术优势互补的前置酸加砂压裂工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对于酸敏储层该工艺的适用性,存在一定争议,通过理论分析及室内实验,对酸敏储层进行酸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酸敏的预防提出了几点对策。

1  酸敏成因

一般砂岩储层均由石英、长石、燧石及云母骨架构成,在原生孔隙空间沉淀的次生矿物是颗粒胶结物和自生黏土。进行砂岩基质酸化目的就是通过酸化溶解堵塞或桥塞在地层基质孔隙喉道的污染,以提高、恢复原始地层的渗透率。但是当酸液与储层矿物和流体接触发生反应时,也可能产生沉淀或释放出颗粒,导致岩石渗透率下降,即出现酸敏现象[1]。常见的酸敏成因有下述两种。

11  酸后形成二次沉淀

酸岩反应不是简单的溶解作用,它会因溶解释放出大量的易沉淀离子,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二次沉淀,从而引起孔喉通道的堵塞,对储层(特别是低渗透储层)造成严重地伤害。

盐酸处理地层时,最易产生的是氢氧化物沉淀,在进行酸/岩反应后,随着酸浓度的降低,孔隙流体的pH值将会逐渐升高,含铁、铝矿物释放出的Fe3+A13+将在一定的pH值范围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表1列出了几种难溶氢氧化物产生沉淀的pH值范围。氢氟酸处理地层时,产生的沉积物主要有不溶性氟化物、氟硅酸盐、氟铝酸盐及硅胶等,这类沉淀物的生成受pH值影响较小。氟硅酸盐与氟铝酸盐沉淀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容易吸附在颗粒表面,造成孔喉堵塞。氟硅酸在HF的残酸中还会分解,并水解成正硅酸,单分子正硅酸逐渐聚合成多聚硅酸时,就易形成硅酸凝胶,这种硅酸凝胶含水量大,松软有弹性,很容易堵塞孔隙与喉道[33]

 

12  引起微粒分散运移

在酸岩反应过程中,常常释放出一些不溶于酸的颗粒及反应残渣,当流体通过岩石基质时,牵引力使这些颗粒发生分散运移,堵塞空隙喉道,从而使渗透率降低。砂岩地层中黏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等。蒙脱石结构负电性强、晶格不稳定,易吸水膨胀,属膨胀型黏土;高岭石属非膨胀型黏土,易分散运移;伊利石易脱落,造成微粒分散运移[4]

由于酸化对储层容易造成伤害,因此通常进行酸敏评价实验来判断储层是否适合采用酸化处理。

2  储层酸敏评价实验

依据石油行业标准《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SY/T 53582002)对长庆气区某区块的低渗透砂岩岩心进行了酸敏性流动评价实验。

21  实验岩心样分析

首先对实验岩心样品进行XRD分析,其结果见表23。可以看出:岩石骨架部分以长石为主,石英含量次之;黏土矿物含量较少,以绿泥石为主,绿泥石含量在50.0%~75.30%之间。

 

22  酸敏评价实验

依据《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SY/T 53582002)中酸敏评价实验方法对岩心样进行了盐酸敏感性评价实验。实验导致岩心渗透率发生不同程度地降低,结果呈现出一定的酸敏损害程度,表现为弱—中酸敏,其结果见表4

 

23  酸敏成分的实验分析

231  酸液选择不合理

酸敏评价实验标准只规定了盐酸(15)及土酸(12HCl+3HF)两种酸液,不具有针对性。随着酸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一些新的酸液(如:有机酸、非活性硝酸、缓速酸、磷酸等)在酸化中解决了常规酸不能解决的问题[5]

232  对产生的二次沉淀未采取抑制措施

酸敏评价实验对酸岩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沉淀物未采取抑制措施,所形成的沉淀物会引起岩心渗透率下降,造成伤害。

评价实验中,随着酸岩反应的进行,氢离子浓度不断降低,环境pH值升高,岩心中绿泥石、高岭石含量较高,由此可能产生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可以考虑加入铁离子稳定剂,并复配反应速率慢的有机酸抑制酸化液残液中析出氢氧化物沉淀。

实验岩心黏土矿物中以绿泥石、高岭石含量为主,盐酸酸敏实验采用浓度l5%的盐酸,高浓度盐酸会导致硅酸盐结构破坏,从而产生水合二氧化硅沉淀。

233  微粒的分散与运移

MυAlωSixOy(OH)z+yH+→ωAl3++υMm++xSiO2·2H2O+(y+z-4x)H20

有学者研究了盐酸与各种铝硅酸盐矿物的反应动力学,并将反应速度常数的对数值为50时对应的温度(T50)作为各种铝硅酸盐在盐酸中保持稳定的温度上限,各种铝硅酸盐的T50值如表5所示。表5同时也给出了根据热力学数据计算出来的盐酸与醋酸与各种铝硅酸盐矿物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看出,在热力学上,这些铝硅酸盐均可以溶于盐酸,但几乎完全不溶于醋酸;而在动力学上,沸石在盐酸中最不稳定,绿泥石次之,长石最稳定。在储层中占优势的铝硅酸盐矿物的T50低于储层温度时,应该考虑在酸化液中用乙酸代替盐酸[6-8]

 

酸敏评价实验注入l5HCl,强酸性可能导致岩心中绿泥石等物质酸蚀脱落,同时产生长石、岩屑的蚀变产物,这类微粒细小、疏松,具有很强的迁移性,极易堵塞酸化液的前沿,引起伤害。

可考虑采用乙酸并适当加大注酸量。乙酸为弱酸,既可均匀溶蚀矿物表面、扩大疏通孔喉,又可避免黏土残片脱落造成微粒堵塞喉道。

24  实验验证

通过上述分析,对实验用酸液配方进行优化调整,形成了以有机酸为主的酸液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实验评价验证。

利用有机酸进行了两块岩心酸化试验。有机酸属于弱酸,与岩样的反应速度较低,尤其是在高温地层酸化中,被用来减缓盐酸溶液的反应速度和腐蚀速度。同时,由于有机酸能够使溶液维持较低的pH值,在低温条件下,也常用作酸化工作液的铁离子稳定剂。

酸液配方:1HCl+X%有机酸l+Y%有机酸2+1%缓蚀剂+0.5%助排剂+0.3%黏土稳定剂+0.1%铁离子稳定剂。

实验结果如表6和图l2所示。

 

可以看出,采用用有机酸酸化后,岩样的渗透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说明酸液配方的选择对酸敏实验结果可产生“质变”的影响[9-11]

因此酸敏试验评价结果不能作为判别储层能否进行酸化的标准,通过优化酸液配方,对具有酸敏性的储层进行酸化是可行的。

3  结束语

1)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证明,成功进行砂岩储层酸化的关键在于研究储层的损害类型和分析储层矿物含量,这是酸化工作液体系优化的基础。

2)酸敏评价标准实验得出的敏感性结论,不能完全作为储层能否施行酸化和判断酸化是否有效的依据;通过优化酸液配方,对具有酸敏性的储层进行酸化是有效可行的。

     

[1]柳娜,南珺祥,刘伟.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6、长8储层特征及酸敏机理[J].石油学报,200829(4)588-591

[2]贺承祖,华明琪.酸敏研究进展[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219(4)33-36

[3]GDANSKI R DSHUEHART C EAdvanced sandstone-acidizing designs with improved radial models[J]SPE Production & Facilities199813(4)272-278

[4]钟孚勋,贺伟,贺承祖,等.砂岩酸化反应的微观机理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020(2)61-64

[5]刘红现,赵立强,陈冀嵋,等.酸敏评价标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新疆石油地质,200829(6)782-784

[6]王宝峰,赵忠扬,薛芳渝.砂岩基质酸化中HF与铝硅酸越的二次、三次反应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224(5)61-64

[7]赵立强,杜娟,刘平礼.多氢酸酸液体系酸度特性实验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828(2)99-101

[8]李克向·保护油气层钻完井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9]古正富,王伟,黎晓茸.有机酸酸化工艺在长8酸敏性油藏中的试验[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22)119-120

[10]黄志宇,何雁,吉淑梅.砂岩地层深部延缓酸化酸液配方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022(2)67-69

[11]王贯中,张光明,张顶学.低渗透酸敏性地层酸化技术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931(1):124-126

 

 

本文作者:薛小佳  宁治军  李志忠  吕宝强  范华波

作者单位: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